當期文章
邊界與海洋研究
本文作者
孫麗燕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經濟與國防協調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原文首發于《邊界與海洋研究》2022年第6期
本文在原文的基礎上有所刪減
“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走出去”的重要組成部分?!耙粠б宦贰弊鳛橹袊鴧⑴c全球治理的重要平臺,既契合了沿線國家的共同需求,也為周邊地區提供了巨大發展機遇,將產生越來越大的引領作用。同時,也需要理性地看待“一帶一路”沿線地緣政治的復雜性和安全形勢的嚴峻性。此外,隨著“一帶一路”的深入推進,中國的海外利益不斷拓展,海外能源資源、海上戰略通道以及海外企業、人員的安全問題日益凸顯;中國軍隊遠赴海外應對多種安全威脅、遂行多樣化任務越來越多。中國軍隊執行海外行動需要海外保障,“一帶一路”沿線的海外利益同樣也需要安全保障。在此背景下,對于“一帶一路”安全問題的深層次探討和合作,也應及時跟進,并與之配套和銜接。對中國而言,迫切需要少數地理樞軸發揮戰略支點的作用,執行空間上的鏈接、承啟和輻射功能。為此,需要在“一帶一路”沿線建設海外戰略支點,為在“一帶一路”重要利益攸關區提高遂行海外行動能力、有效維護國家海外利益、改善中國的整體戰略環境奠定堅實基礎。
一、海外戰略支點的定義和相關研究
戰略支點的概念最早在地緣政治學理論中出現,由地緣政治學中陸權論的代表人物麥金德在其著作《歷史的地理樞紐》中提出,他把戰略支點界定為“具有重要戰略價值和有限機動能力的一片區域”。后續一些傳統地緣政治學者從不同角度對戰略支點的研究進行了擴充和發展。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和對倡議相關研究的深入,國內一些學者也開始從戰略支點的視角分析和研究中國推進“一帶一路”的重大意義和戰略價值。
國內外關于戰略支點的研究還包括戰略支點的類型、價值作用、衡量標準等。例如,對于戰略支點的類型,許多學者借鑒麥金德“心臟地帶”理論和斯皮克曼“邊緣地帶”理論,認為戰略支點可以劃分為微觀、中觀和宏觀三個層面。微觀層面包括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城市、港口碼頭、咽喉要道、貿易通道等,中觀層面包括在區域、次區域、跨區域內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國家或地區,宏觀層面包括具有全球戰略意義的國家或地區??梢哉f,戰略支點具有多尺度、多維度性,不僅可以是國家或地區,也可以是某一個節點城市、港口或島嶼等。借鑒國內外學者對戰略支點的闡述,對于海外戰略支點來說,本研究認為,首先,在地理空間上位于一國領土范圍之外;其次,在地緣政治上對我們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較大的地緣輻射影響;最后,在布局結構上具有多層次、多維度的特點,可以是一個國家,也可以是一個港口、甚至是某一節點的某處重要基建設施等。海外戰略支點的建設需要綜合考慮政治、經濟、安全等因素,要立足當前“一帶一路”建設背景下維護海外利益、保障和支持中國軍隊“走出去”的需要,對海外戰略支點進行選取和分類。
二、“一帶一路”背景下海外戰略支點的類型
一是戰略支點國家。與中國雙邊關系水平越高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可能越適合做戰略支點國家。外交實踐中,越是重視發展與中國之間的雙邊關系、與中國保持良好交往的國家,越有可能把“一帶一路”倡議作為其對華關系的核心任務之一。此外,有些地緣價值突出、戰略位置重要,對我國的國家及地區戰略有重大影響,能夠在所在區域幫助我國規避現存或潛在威脅,且擁有共同的合作意愿的一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也比較適合作為海外戰略支點國家。
二是戰略樞紐港(碼頭)。并非所有的“一帶一路”沿線港口都能夠作為海外戰略支點,一般情況下,戰略樞紐港作為航運網絡的“咽喉”,更適合作為海外戰略支點,這些樞紐港往往是具有支配性地位和中樞性作用的港口節點,是眾多航線交匯銜接和貨物集散的關鍵節點與通道。
三是海外保障基地。海外保障基地,是保護海外利益、保障軍隊海外行動、提供國際公共產品、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的重要依托。我國第一個海外保障基地位于非洲之角、紅海之濱的吉布提。2017年8月,吉布提海外保障基地投入使用。根據公開資料,中國已建和未來規劃建設的海外保障基地如下表4所示。未來,海外保障基地的建設要與中國軍隊海外行動以及海外利益維護的要求相匹配,不過分強調規模和數量,并且能夠從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方面進行通盤考慮,統籌規劃和建設。
四是海外基建設施?!耙粠б宦贰毖鼐€的基建設施主要以我國鐵路參與國際鐵路通道建設為主。此外,中歐班列作為聯通亞歐大陸的橋梁通道,在穩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產業鏈供應鏈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除此以外,中歐班列作為常態化、動態性的海外設施,可依托其存儲、保障海外利益維護和軍隊海外行動所需的物資,一定程度上,可以視為“流動性”的海外戰略支點。
三、“一帶一路”背景下海外戰略支點的建設模式
一是模塊化嵌入式模式。模塊化嵌入式保障模式來源于美軍后勤管理理論,這種后勤管理理論認為后勤保障單元化、模塊化是主要發展趨勢,后勤模塊化的特點是容易組合和靈活機動,可以通過對后勤保障力量單元的不同編組,為軍隊行動提供不同功能的“元器件”。模塊不同單元會根據海外行動需要和不同保障任務靈活“拆卸”,按需“組裝”,類似于積木拼接,可以根據需要,隨時抽調和組合多功能的后勤保障單元。不同的模塊可以組建成后勤保障綜合體,通過模塊化編組,形成整體合力,并嵌入到海外戰略支點,為海外各項行動任務提供靈活高效的保障。
二是機動化伴隨式模式。機動化伴隨式模式主要是依托“一帶一路”沿線我國大型航運、海外物流、船舶、工程、能源類企業等,進行機動化、靈活化的保障?!耙粠б宦贰毖鼐€有大量以大型國有企業為代表的中資企業和海外中資機構,它們在海外投資設廠、承建工程,規模力量越來越大,分布越來越廣,特別是一些從事交通運輸業的國有大型企業( 集團),如中遠公司、中海公司、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擁有數量龐大的大型民船,具有較強的遠洋運輸能力和海外條件下裝備保障能力(民船加改裝能力)。
三是海外駐地市場化模式。海外駐地市場化模式主要是以購買當地服務、租賃當地倉庫、簽訂合同代儲等市場化手段進行保障,提升保障速度,節約保障成本,簡化保障流程,使保障效益最大化。包括設立海外代理保障點、就地采購、商業合同委托等。
四是立體化遠程投送模式。立體化遠程投送保障模式,主要是依托海外戰略支點組織實施和充分利用海上、空中等多種運輸方式,構建與“陸-海-空”環境相適應的“點、線、面”相結合的綜合、立體、多維遠程投送模式,實現??找惑w、空地一體、水陸一體。特別是在極端條件和惡劣環境下,立體投送能夠突破地理空間的限制,實現保障空間的躍升。
四、“一帶一路”背景下海外戰略支點建設的相關建議
一是加強海外戰略支點建設的頂層設計。包括加強海外戰略支點建設的組織管理,建立海外戰略支點建設的工作運行體系,加強海外戰略支點建設的內外協調和聯動等。
二是加強戰略支點建設的規劃布局。包括合理規劃海外戰略支點,優化海外戰略支點布局,做好 “一帶一路”沿線安全風險預警、監測、評估等研工作。
三是海外戰略支點建設的基礎工作。包括認真研究和解決相關國際法律規范的適用性問題,推動海外資源潛力調查統計和動態管理,以及海外保障預案體系建設等。
重點推薦
- 周邊外交的新進展與新挑戰
- “舊金山和約”與東亞領土爭端
- 《邊界與海洋研究》兩篇論文被人大復印資料《國際法學》全文轉載
- 論南海仲裁案裁決在管轄權及可受理性問題上的事實與法律謬誤
- 澳大利亞南極立法體系及其困境
- 1956 年臺灣當局就南沙群島問題對菲交涉及其影響
投稿方式
投稿郵箱:bjyhyyj@whu.edu.cn
郵編:430072
聯系電話:027-68753503